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诗乡建设
兴仁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纪实

仁义之乡诗情涌:兴仁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纪实

胡荣胜

    

兴仁——兴旺之地,仁义之乡。

兴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深的诗词渊源。早在东汉时期,生活在兴仁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就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交乐汉墓群出土的铜车马、抚琴佣、连枝灯、摇钱树等一批珍贵文物,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许多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古夜郎国的中心区域。

清乾隆19(公元1754),兴仁设新城巡检司。宣统2(公元1910)设新城自治公所。1912年设置新城县,1914年定名兴仁县。建国初期为兴义地区专署所在地。兴仁县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162个村(居、社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瑶等16个民族。过去由于商贸发达,被誉为“商城”。“碧洗晴空月正明,全城户户动机声”的诗句反映时代,讴歌兴仁,哺育着兴仁的各族儿女。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使得兴仁民族文化积淀十分深厚。雨樟交乐汉墓群、马乃兵营遗址、真武山楼阁、三家寨道堂、剑平池以及原生态的苗族板凳舞、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在诗词创作上,流传至今的有清朝霍宗敬的《四季回文诗》、民国张俊颖的散文《兴仁竹枝词》、建国初年徐常人的《绿洲诗草》等壮丽的诗章,沿续中华传统诗词血脉。王文科《飞瀑礼赞》(散文)和《查郎与白妹》(剧本)、袁欣《凤城人物谱》系列和《黑山淘金汉》(剧本)等壮丽的篇章,为兴仁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0多年前,兴仁县的决策层们就以超前谋划的眼光注入文化软实力:创办《兴仁报》包装兴仁,宣传兴仁,推介兴仁。举办热烈隆重的“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打造兴仁文化名片。后来此节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每年必办的全州三大节日之一,延续至今。2001年,兴仁县文联成立,2003年创办《兴仁文苑》期刊,目前已编辑出版43期。“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兴仁文苑》期刊成为兴仁县的两张靓丽名片,广泛流传。延续这两张名片,“十二五”期间,兴仁县决策层们又开设“锦绣兴仁”网站,打造“盛世苗家”歌舞剧和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全方位宣传兴仁,打造兴仁文化软实力。

这些都为兴仁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繁荣兴仁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2004年兴仁县诗词楹联学会挂牌成立后,创办会刊《兴仁诗苑》,后更名为《文心诗词》,至今已编辑出版10期。举办“金山”诗词笔会,出版笔会诗词集《金山风韵》,汇集与会人员作品,宣传兴仁。兴仁县诗词楹联学会现有会员200多人,其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2名、省级诗词学会会员26名、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45名。诗友胡荣胜出版诗集《深山红叶》、吴绍卫出版诗词集《人生如易》、周福明出版诗词集《心曲随吟》、丁大林出版诗集《心之颤》、彭宇和曾光智出版诗集《轻舟划过》、覃登涛出版诗词集《情满山乡》、郭礼中出版诗词书法集《翰墨抒怀》。机关、单位编辑出版诗词集《红旗颂歌》《兴仁政协委员诗词选》《校园心声》《风采·兴仁县总工会职工诗词楹联作品集》。乡镇(街道)、学校创办了《凤凰山》《马金河》《风采》《青柳》《翔翼》《小荷》《铃峰》等诗词刊物。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诗词创作队伍,正成为“中华诗词之乡”的骨干力量。

喜逢盛世文必兴。20107月初,县委常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兴仁县创建诗词之乡相关事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蔡平同志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邱国权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大家及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兴仁县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

创建诗词之乡的冲锋号已吹响,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该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明确:创建诗词之乡,是功在千秋,造福子孙的事业,不但要抓,而且必须抓好。于是,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1015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行6人,在常务副组长马学书的带领下,到全国诗词之乡——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取经”,考察了解该镇创建诗词之乡工作情况,并与青岩镇相关负责人座谈,查阅了青岩镇创建诗词之乡的相关资料,做到“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1231日,县创建“诗词之乡”动员大会召开。动员会后,全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纷纷成立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及诗词楹联学会分会,根据部门职责拟定了《创建“诗词之乡”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在《兴仁县教育局创建“诗词之乡”实施方案》中写道:“各中心校、中小学、幼儿园必须做到有班子、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投入;要充分利用诗词进校园活动进行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创建‘诗词之乡’舆论环境,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形成创建合力。”。

作为桥梁和纽带的兴仁县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安排部署春节期间的工作:1、举办“‘锦绣兴仁’杯诗词大赛”,面向国内国外诗词爱好者征稿,《征稿启事》在省、州、县新闻媒体上刊登;2、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诗词竞赛”,培养后继人才,营造诗乡氛围;3、召开“创建诗词之乡”迎春茶话会,要求办公室抓紧与省诗词楹联学会联系购买《中华诗词基本知识》读本作为辅导教材,发放给全县诗词爱好者和茶话会与会人员;4、利用春节期间举办相关创建“诗词之乡”活动,营造节日氛围;5、建立创建“诗词之乡”QQ群,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关键在基层,乡镇(街道)做得怎么样,这是兴仁县决策层关注的问题。屯脚镇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开展诗词创作;百德镇把格律诗词创作与“多彩贵州”活动相结合;城南街道办借助“村村通”广播加强宣传和以积极发展农民诗词爱好者加入诗词学会为纽带,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城北街道办实行“双稿酬”激励诗词创作,借助“诗词进村寨”展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鲁础营小学运用早读课和课间操后的时间,要求师生集体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东湖中心校要求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语文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诗词楹联创作的基本知识;巴铃、屯脚、李关等乡镇(街道)中心校创办供师生交流的内部刊物;新马场乡要求各校要将诗教工作作为教研课题;回龙、马场、城南、大山等乡镇(街道)举行诗词创作竞赛等活动。

创建工作检查情况汇报会上,原县委副书记、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平指出,创建“诗词之乡”工作是提高全县全民文化素养,打造文化产业软实力的必然需要。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继续推进创建“诗词之乡”工作。要加强宣传,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制作相对永久的宣传牌坊或诗墙、诗碑。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查找差距,全面推进,为创建“诗词之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人才是关键。县创建“诗词之乡”办公室联合县教育局和县诗词楹联学会,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全县语文教师及诗词爱好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格律诗的概念、与古体诗的区别、创作规则及初学创作格律诗易犯的毛病等。同时,加大宣传,为诗词爱好者创办园地搭建交流的平台。于是,在《兴仁文苑》季刊开辟“情满诗乡”栏目、《兴仁报》开专版、创办《东湖》期刊(季刊)刊登以古诗词为主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文章。

年初举办的“锦绣兴仁”杯诗词大赛及全县中小学生格律诗词大赛征稿,共收到诗词稿件4800余件,其中“锦绣兴仁”杯诗词大赛收到来自北京、辽宁、新疆、山西、山东筹23个省(市、区)参赛作品1898件。经省州诗词专家对参赛稿件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最终成人组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0;全县中小学生格律诗词大赛(分小学、初中和高中组评奖)收到学生作品2980余件,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320名。

颁奖大会上,副州长范华向获奖的作者表示祝贺。他说,诗意的兴仁需要诗词,兴仁的诗意造就诗人。“洞藏宝,湖展镜,瀑飞虹”、“兴仁仙境迷醉,异彩画图中”是大自然赐予兴仁的礼物。兴仁人热爱兴仁,爱得情真意切、爱得魂牵梦绕,便情不自禁要赞美兴仁、咏叹兴仁,于是便有了墨笔下、镜头里、歌声中的兴仁,“锦绣兴仁”便成为兴仁文学作品中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我们需要用诗词这一独特的载体,凝心聚智,推荐兴仁。

有耕耘就有收获。

201382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京战一行到兴仁县检查验收“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在情况反馈会上,用三个“没想到”和三个“第一”对兴仁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没想到在相对边远的省份有一个如此高度重视诗词文化的县份”、“没想到领导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如此之高”、“没想到创建工作和诗教工作抓得如此扎实。”、“在我考察和验收‘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所到过的地方,你们的创建基础扎实是第一、财政对创建工作的经费投入是第一、县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的重视是第一。”

兴仁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罗春红,百忙中抽时间到兴仁检查创建工作,要求拿出“两基”迎国检的精神来做好创建工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兴仁县委书记郭玉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建林听说中华诗词学会考虑提前检查验收兴仁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立即安排县创建诗词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相关申报工作。

兴仁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中切实做到“诗词五进”:

进校园。把教育系统作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主阵地来抓,要求“诗词进校园”与日常教学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全县35所中学和201所小学,“诗教”活动均开展得有声有色。第九中学教师王立信说:“我校在诗墙、诗牌上选登学校师生的优秀诗词,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外,也使学生获得了荣誉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大山乡安逸思源小学的陈老师说,由于自己对传统诗词的喜爱,对孩子们耳熏目染,有的学生已能进行简单的诗词创作。

进机关。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率先垂范,县总工会、县文体旅广局、县教育局、县离退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单位,将创建工作与提高本单位员工素质相结合,开展诗词创作竞赛、诗歌朗诵比赛、诗词创作讲座、诗词景观建设等活动。设立“诗词橱窗”,展示干部职工诗词作品,办公区域悬挂干部职工诗词作品。县政协、县总工会还分别汇编了《兴仁政协委员诗词选》、《兴仁县总工会职工诗词楹联作品集·风采》。县政协办公室主任付国志说:“县创建‘诗词之乡’活动开展以来,我感觉机关干部职工写诗填词的人越来越多了,街上、公园、乡村有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

进社区。在社区建立综合活动室,完善休闲广场,制作诗词画廊。选派曾在宣传、文化、歌舞团等文化部门工作过,有一定诗词文化基础的老干部进驻社区,指导群众诗词创作,开展以诗词为主题的诵读、吟唱、创作等活动,促进社区居民群众养成文明自律、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巴铃东社区农民诗人杨歌说:“县里开展创建‘诗词之乡’活动,在我们社区体现得最明显,比如我近年来感觉充实多了,家庭矛盾少了,以前我看书写诗,家里父母老婆常骂我不务正业,现在他们不但不骂,反而支持我。”

进企业。把“诗词进企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兴仁县富益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庭益说:“我公司以创文化品牌来立企业,我们每年定期举办‘兴仁县五寨半祈雨民族文化节’,在节日中与县创建办联合举办‘赞金州·颂家乡·说变化’为主题的诗词创作竞赛活动,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公司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在验收兴仁县“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过程中,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李葆国先生到富益茶业有限公司考察后感慨万千,并题赋《题富益万亩茶园》:心和老龙岭,根扎古营盘。手撷千层绿,襟怀十万山。长思传瓦苦,不忘短衣寒。点点白云意,遍凝天地间。李葆国主任的诗词墨宝,对富益茶业有限公司及该公司负责人黄廷益,是赞誉,更是鼓励。

进农村。将创建“诗词之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巴铃镇绿荫村、李关乡鹧鸪园村、屯脚镇鲤鱼村、城北街道锁寨村、城南街道洛渭屯村作为诗词进农村示范点,建立村级诗词教育基地,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对诗词进农村的认识;组织创作骨干到新农村点采风,创作了一批反映“新农村、新风尚”的诗词楹联作品,制作成木质楹联赠送农户悬挂大门和在村居社区墙壁书写诗词营造诗乡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倡导者,自觉拒绝赌博斗殴、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进旅游景区。打造环境优美,营造诗意环境,熏陶、感染游客市民。在东湖人口文化园、鹧鸪园等乡村旅游景区,设置诗词标牌、石刻等,做到诗词景观、介绍牌与景区景观相协调,并编写具有诗词特色讲解词,努力探索诗词文化与旅游。

为有效推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县委宣传部、创建办、文联、诗词楹联学会联合举办了“热爱家乡·唱响兴仁”歌词、歌曲征集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作品211首,经请省、州专家评审,共评出13首入围歌曲。515日,东湖新城杯“热爱家乡·唱响兴仁”歌咏大赛总决赛在一中逸夫楼举行,来自全县19个海选区的36支合唱队和38名独唱选手参与了奖项角逐。

2013年,举办第二届“锦绣兴仁”杯诗词大赛及第二届“锦绣兴仁”杯全县中小学生格律诗词竞赛。第二届“锦绣兴仁”杯全县中小学生格律诗词竞赛,发现和推出一批新人,壮大诗词创作队伍。第二届“锦绣兴仁”杯诗词大赛与省诗词楹联学会联合举办正在进行中。

924日,省文联、省文明办、省诗词楹联学会联合授予兴仁县“诗词之县”称号。

兴仁,神奇的土地,诗风雅韵“五进”活动,蔚然成风,正如诗人马礼诚诗中写道:“锦绣兴仁锦绣天,古城处处展春妍。高楼栉比华灯灿,湖景悠闲笑意绵。煤海金山铺富路,夜郎神韵惠群贤。诗乡建设挥雄笔,饱蘸豪情写大千。”

                                                                                           (该内容转载自中国黔西南)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3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